殯葬業內廣泛存在的一種做法:盡快完成殯葬流程,以獲取更豐厚的利潤。現代工商社會是一個講求效率的社會,追求的是單位時間內盡可能大的利潤;表現在殯葬行業,也就是追求更快地完成對尸體的殯與葬的處理過程,達到利潤的最大化。這種觀念與做法皆沒有意識到殯葬業與任何一個行業皆有本質上的不同,是一種特殊的生命傳承的事業,其中蘊含著逝者、親屬、社會三者復雜的互動過程。過短、過快的殯葬流程實在是沒有考慮到喪親者哀傷過程是有一定階段的,是需要相當時間來撫平哀傷心理的。
一般而言,遺屬的哀傷情緒若沒有一定的時間與空間充分地釋放出來的話,就會郁結成心理與精神之病,典型的例子是一些喪親者辦完喪事后,便完全沒有了生存的欲望,成為“心如死灰”者,甚至自殺去追隨逝者,釀成個人生命與社會的悲劇。中國傳統社會倡導三年之喪,后變革為一年或三個月喪期的安排,等等,不要視為完全不合理,實際上是非常人道的安排。
所以,殯葬業要尊重逝者親屬哀傷心理撫慰的規律,科學及合理地安排喪葬流程,努力去適應親屬寄托哀思的精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