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氣磚作為一種輕質、環(huán)保且具有良好保溫隔熱性能的建筑材料,在現(xiàn)代建筑的隔墻施工中應用廣泛。然而,要確保加氣磚隔墻在建成后能發(fā)揮出其最佳性能,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至關重要。以下將詳細介紹加氣磚隔墻施工時的關鍵注意事項。
材料準備與驗收
1.選擇優(yōu)質加氣磚:優(yōu)質的加氣磚外觀應色澤均勻,無明顯裂縫、缺棱掉角等缺陷。其強度等級、密度等級需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常用的強度等級有A3.5、A5.0等,密度等級多為B05、B06。在采購時,要向供應商索要產品質量檢測報告,確保材料質量達標。
2.輔助材料的準備與質量把控:水泥應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一般為32.5或42.5。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超過3%,使用前需過篩,去除雜質。粘結劑可選擇專用的加氣磚粘結劑,其粘結強度、保水性等性能直接影響墻體的穩(wěn)定性,同樣要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
3.材料的運輸與存放:加氣磚在運輸過程中要輕拿輕放,避免碰撞造成磚塊損壞。存放時,應選擇地勢較高、干燥通風的場地,底部用木方墊高,防止磚塊受潮。不同規(guī)格、批次的加氣磚要分類堆放,并做好防雨措施,以免雨水沖刷導致磚塊強度降低。
施工前的基層處理
1.基層清理:在砌墻前,必須將基層表面的灰塵、油污、雜物等清理干凈,確保基層平整、堅實。對于混凝土基層,若表面過于光滑,還需進行鑿毛處理,以增加基層與加氣磚之間的粘結力。
2.測量放線:根據設計圖紙,在地面、墻面和頂棚上準確放出墻體的軸線、邊線和門窗洞口位置線。放線誤差應控制在允許范圍內,確保墻體位置準確無誤。同時,要在墻的兩端設置皮數桿,皮數桿上應標明磚的皮數、灰縫厚度以及門窗洞口、過梁等的標高位置,作為砌墻的依據。
墻體砌筑要點
1.排磚撂底:根據墻體尺寸和加氣磚規(guī)格,進行排磚撂底,盡量使磚的排列均勻、整齊,避免出現(xiàn)通縫。在墻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若不能同時砌筑,則應留置斜槎,斜槎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
2.灰縫控制:加氣磚砌筑時,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宜控制在8 - 12mm。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度不得低于90%。水平灰縫的砂漿應鋪滿磚面,豎向灰縫可采用擠漿法或加漿法,嚴禁用水沖漿灌縫。
3.構造柱與圈梁設置:當墻體長度超過5m或高度超過4m時,應設置構造柱;在墻體頂部和門窗洞口上方,應設置圈梁。構造柱和圈梁的鋼筋應按設計要求進行綁扎,混凝土澆筑應密實,以增強墻體的整體性和穩(wěn)定性。
4.門窗洞口處理:門窗洞口兩側應選用規(guī)則整齊的加氣磚砌筑,洞口寬度大于2m時,洞口兩側應設置構造柱。門窗過梁可采用預制鋼筋混凝土過梁或現(xiàn)澆過梁,過梁的長度、寬度和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時要保證位置準確,與墻體連接牢固。
拉結筋與頂部斜砌
1.拉結筋設置:沿墻高每600mm左右設置一道拉結筋,拉結筋應通長設置,其直徑、根數和伸入墻體的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拉結筋應埋置于灰縫內,不得外露,以保證其與墻體的粘結力。
2.頂部斜砌:墻體砌筑至接近梁、板底時,應留一定空隙,待墻體砌筑完成7天后,再用斜砌的方式將其補砌擠緊。斜砌角度宜為45°- 60°,磚縫應填滿砂漿,確保頂部與梁、板緊密接觸,防止墻體頂部出現(xiàn)裂縫。
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查
1.日常檢查: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隨時進行自檢,檢查墻體的垂直度、平整度、灰縫厚度等是否符合要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整改,避免問題積累。
2.隱蔽工程驗收:對于構造柱、圈梁的鋼筋綁扎、拉結筋設置等隱蔽工程,在隱蔽前必須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驗收記錄應完整、準確。
3.成品保護:加氣磚隔墻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成品保護工作。避免在墻體上隨意開槽、打孔,防止重物碰撞墻體。對已完成的墻面,可采用覆蓋塑料薄膜等方式進行保護,防止墻體被污染或損壞。
總之,加氣磚隔墻施工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緊密相連。只有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范和操作規(guī)程,注意上述關鍵事項,才能確保加氣磚隔墻的施工質量,為建筑物提供安全、舒適的使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