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棗栽培的五個關鍵技術
全身都是“寶”的酸棗,應該如何選種和栽培?
一、野生酸棗人工撫育技術
野生酸棗人工撫育技術關鍵點在于清除伴生的其他植物,把成叢的酸棗修剪培養(yǎng)成一株樹。冬天大部分是清理酸棗樹,第二年酸棗樹會長出很多酸棗芽,這里有一個關鍵技術是抹芽。
酸棗樹清理完以后是能長成一棵3-4米酸棗樹,而且?guī)资晁釛椂冀Y果,壽命很長。不過,滿山遍野的酸棗樹上面都有刺,而且酸棗樹生長在崗坡,山地下邊碎石較多,土層薄,清理野生酸棗耗時費力,采收難度較大,成本高。
二、大棗改接酸棗技術
大棗改接酸棗是發(fā)展酸棗產業(yè)的有效途徑,改接的核心技術是借雞下蛋,保留大樹冠分枝,在中小枝上嫁接,嫁接時需注意,不能把棗樹砍得只剩一個樹干,這樣形成不了大樹帽冠,嫁接接穗少,酸棗產量會很低;另外,嫁接時需要綁竹竿,保證新芽和樹干接觸面的愈合度,且遇大風惡劣天氣不容易折斷。
另外,在發(fā)芽前保留5-10公分的分枝枝干鋸掉,待6-7月份生長出新枝條來,在新枝條上嫁接,這樣接口愈合度好,可以減少支架固定,這種方法相對更好。
總之,大棗改接酸棗可以實現****年長樹,第二年掛果,第三年豐產的效果,鮮酸棗年產量約500-1000公斤,經濟效益突出。
三、酸棗矮化密植栽培技術
野生酸棗類型繁多,良莠不齊,大部分豐產性差、種仁質量差、出仁率低;目前河北栽培品種有20多個,不同類型其產量、質量均不同,因此需要選擇優(yōu)良品種栽培。如太行1號、太行2號、冀酸1號、冀酸2號,精心2號等品種表現較好。
酸棗栽培時應選擇在海拔九百米以下、無霜期150天以上的地區(qū)栽植。海拔高酸棗植株生長量小、樹冠小,可采用株行距0.5x3米、1x3米等的矮化密植模式栽植,提早豐產,另外密植栽培模式需要配合修剪,控制旺長才能實現豐產。
四、酸棗修剪技術
理想的酸棗修剪的構圖是****層是三股,第二層是六叉,上邊有了枝可以直接打頂或把它拉彎,形成開心樹形,結果枝多,豐產性好。
定桿:對于新栽植的酸棗小樹,從距地面70cm-90cm處進行短截,促發(fā)分枝,一般形成分枝2-4個,為一級骨桿枝。定桿一般在冬季或春季萌芽前進行。
一級骨桿枝培養(yǎng):定桿后從主桿上萌發(fā)出的新枝,為一級骨桿枝,選擇不同方向的一級骨桿枝,保留2-4個進行培養(yǎng)。對于生長旺盛的骨桿枝條可以在夏季進行修剪,對于長勢一般的骨干枝條一般在冬季修剪。
二級骨桿枝培養(yǎng):對保留的一級骨干枝,當生長到60cm左右時進行短截,促發(fā)新枝,一般每個一級骨桿枝可萌發(fā)2-3個新枝,選擇2個不同方向的枝條保留,為二級骨桿枝。一級骨桿枝和二級骨桿枝,生長空間錯開,避免枝條交叉,影響光照。
另外,樹形培養(yǎng)需要結合冬剪和夏剪進行:
夏季修剪:通過3-4年酸棗修剪整形,培養(yǎng)成二層三股六叉的酸棗開心樹形,進入生長旺期后,注意及時夏剪(摘心、打梢、拉枝、開角等),夏剪一般在6-8月進行,通過夏剪控制頂端旺長優(yōu)勢,促使二次枝生長健壯。
冬季修剪:酸棗冬季落葉后至第二年萌芽前,進行冬季修剪,剪除旺長枝條盯梢,控制旺長;同時剪除樹干萌孽條、交叉枝條、細弱枝保持開心樹形,使骨桿枝有序分布。
五、酸棗病蟲害防治技術
棗瘋病是酸棗樹的癌癥,無藥可治,必須嚴防接觸傳播。一般是在進行田間修剪作業(yè)、清理萌條、樹木移栽等過程中,樹體汁液借助剪枝剪、鐮刀、斧頭、鋸等工具傳播。
目前主要有兩種方法把得了棗瘋病的酸棗樹消滅掉:一是,從地面砍掉樹以后,在蓋上生石灰,不讓它再萌發(fā);另一種就用草甘膦,把草甘膦調配好的液體澆灌到酸棗樹根部,使其不再發(fā)芽,另外根也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