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粉蟲是鞘翅目擬步行蟲科粉甲蟲屬的動物。 為全變態昆蟲,其一生(指一個生長周期)可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卵為橢圓形,乳白色,表面有斑紋;幼蟲身體細長,呈圓筒形;幼蟲長到50天后開始化蛹,蛹頭大尾小,頭部基本模樣,兩足向下緊貼胸部,蛹初為白色半透明,體較軟,漸變褐色后變硬;成蟲扁平長橢圓形, 并且各節連接處有黃褐色環紋,腹部為淡黃色,故得名黃粉蟲。 它的生命周期大約是9個月或更久。
黃粉蟲起源于北美洲,經前蘇聯傳入中國。生性活潑好動,為群居狀態,喜歡暗光;它們繁育能力較強,一年可達3—4代,有世代重疊現象;適宜繁殖溫度為20—30℃,適宜濕度為60%—70%。 自然界中最易飼養繁殖的動物之一,它們生活在石頭下或朽木的樹皮中;人工飼養以燕麥和麩皮作為幼蟲或成蟲的食物。
黃粉蟲為多汁軟體昆蟲,脂肪含量,蛋白質含量達50%,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寶庫”,是飼養家禽及魚、龜、黃鱔、羅非魚、牛蛙、娃娃魚、蝎子、蝸松、蛇等特種養殖不可多得的極好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