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管道疏通時,安全問題必須高度重視。因為管道內通常含有有毒氣體和有毒物質。長期封閉或半封閉的下水道和日用管道缺乏空氣,與氧氣無法接觸,即使地下存在易燃易爆氣體,也不會引發燃燒爆炸。然而,當井蓋被打開時,易燃易爆氣體會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氣體。此時,進行管道維修、焊接等作業就存在燃燒爆炸的危險。
因此,在進行作業前,必須先使用二氧化碳或氮氣進行置換。由于這兩種氣體為惰性氣體,置換后需要繼續通風以防止地下作業中毒事故的發生。通風方式有自然通風和強制通風兩種。一般情況下,地下管道檢查可采用自然通風,即開啟附近34個井蓋,通風時間至少1小時。特殊情況下,管道疏通前還需采取強制通風,可通過鼓風機接上風管實施管下吹風。
盡管采取了積極措施,地下管道疏通作業中仍可能存在無法排除的不安全因素。正確穿戴各種防護用品可以有效避免這些危險因素對人體的傷害。在作業過程中,主要是要正確佩戴防毒面具以防止中毒。
正如前面所述,下水管道一旦被疏通開,堆積在管道內的硫化氫、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會突然沖出井口。此時毒氣濃度極高,必須佩戴長管面具、氧氣呼吸器等隔離式防毒面具。尤其是在發現作業人員已經中毒的情況下,搶救人員更應戴好隔離式防毒面具再進行施救。決不能因急于救援而忘記佩戴防毒面具或僅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從而導致施救人員受到傷害,擴大清洗管道過程中的中毒事故的人員傷亡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