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糞池的清洗周期與糞便污水的溫度和溫度、建筑物的性質以及排水的質量和數量有關。如果設計的清洗周期太短,化糞池中的糞液濃度過高,設計的清洗循環與實際的清洗循環之間的差距過大,影響正常的發酵和污水處理效果,甚至造成糞液溢出,影響環境健康。
如果設計清洗周期過長,化糞池的容積過大,增加了成本。《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以下簡稱“規范”)要求清洗期為3-12個月。在實際設計中,上海的專業管道疏浚大多使用3-9個月,而酸發酵階段有3個月的酸發酵期,減酸期約為5個月。
實踐證明,清洗周期的確定應考慮污水處理效果、施工成本和管理三個因素。清潔周期一般不應少于12個月。上元門水廠宿舍區的平房共用一個化糞池,共有200名用戶。生活污水標準為每人30L/d,污泥量為每人0.4L/d。進入化糞池的新鮮污泥含水率為95%,發酵后污泥含水率90%。設計清洗周期為12個月。化糞池的計算容積為21m3。
化糞池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
(1)新水池建成后確認無滲漏,經過兩周的維護后將正式投入使用。
(2)控制使用過程中的用水量。
(3)及時清理糞皮和糞便殘渣。從化糞池中提取的糞便殘渣必須經過堆肥或化學方法處理后才能用作肥料。從第三個水箱中提取的糞便水可以直接用作肥料。
(4)保持化糞池蓋板的密封性,在清渣或取糞水時,不要在化糞池側面生火或抽煙,以防止發酵產生的沼氣在發生火災時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