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魚苗池塘倒藻后,需采取以下措施及時處理,以恢復池塘生態平衡,保障魚苗健康:
一、增氧
藻類大量死亡會切斷溶氧來源,同時死亡的藻類還會消耗原有池塘的氧氣,導致魚蝦缺氧。因此,需及時增氧,根據池塘倒藻情況選擇使用氧多、氧大大、粒粒氧等增氧產品,或開啟增氧機,入夜前使用增氧片,避免夜間缺氧。
二、解毒與排毒
解毒:有些藻類死亡后會釋放出藻毒素,如肝毒素和神經毒素,對魚蝦有害。可使用有機酸(如碧水靈、碧水爽、單硅酸活水素、果酸泡騰片等)全塘潑灑進行解毒。
排毒:死亡的藻類漂浮在水體表面或沉在池底,魚蝦誤食后毒素會殘留在肝臟中,導致肝臟萎縮病變。可通過內服膚美等藥物,幫助魚蝦排毒。
三、改底
死亡的藻類大多作為有機質沉積在池底,在溶氧缺乏的情況下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并厭氧發酵產生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因此,需及時改底,可使用氧化型改底產品(如過硫酸氫鉀)進行底質改良,避免池底環境惡化。
四、抗應激
倒藻后,水體指標發生改變,如溶氧下降、pH下降等,導致魚蝦產生應激反應。可投放抗應激藥物,并注意調節水質,如pH值偏低時可用生石灰水潑灑調節。
五、重新培藻
當處理完以上工作后,需重新培育藻類,以恢復水體生態系統。可引進周圍池塘優良的藻水,或使用磷酸二氫鉀、蛋白多餌肽等肥料快速肥水。肥水前****先檢測水中是否有大量原生動物,如有則應先殺滅后再肥水。
六、補充新水與營養物質
倒藻后,可適當補充新水,以改善水質。同時,需補充藻類所需的營養物質,如氮、磷、鉀等大宗營養元素,以及鈣、鎂等常量元素和銅、鋅、硒、錳、鈷等微量元素,以促進藻類生長。